我們注意到,市場上出售的主打“保健”牌的蜂蜜或蜂蜜制品,有老年蜜(制品)、兒童營養(yǎng)蜜(制品)和藥物蜜(制品),價格比普通蜂蜜要高出一倍多。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有諸如“蘆薈蜜”、“銀杏蜂蜜”等蜂蜜,宣傳可以美容等,銷售的店主則解釋為是蜜蜂采集自蘆薈、銀杏等花的天然蜜。 對此,中國蜂產品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事實上,蘆薈、銀杏等根本不是蜜源植物, 不能留蜜(無法采集)。所以,嚴格地說,那根本與蜂蜜無關,標注為“蘆薈蜜”、“銀杏蜂蜜” 顯然是假的。 蜂蜜制品名目繁多 除了蜂蜜,記者注意到市場上蜂蜜制品名目五花八門,在大型超市,記者看到有公司生產的“養(yǎng)胃補血蜜膏”。該超市一位售貨員告訴記者,這種產品是專門為腸胃常不好的人生產的。在該超市,記者還看到一種“哈尼孕產婦營養(yǎng)蜜膏”,據售貨員稱,該產品中添加了許多孕產婦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是孕產婦專用蜂蜜。除了這些,市場上還有宣傳美容、清腸、利肝的蜂蜜制品。 對蜂蜜制品名目繁多的情況,中國蜂產品協會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國家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規(guī)范蜂蜜制品,國家給各蜂蜜相關生產企業(yè)留下了一定的空間,允許他們發(fā)展自己的特色產品,但企業(yè)應該有自己的企業(yè)標準,并到國家質監(jiān)部門備案。沒有備案的, 將不允許生產蜂蜜制品。她同時透露,現在市場上的蜂蜜制品多是標準實施后原先的添加過其他 物質的蜂蜜“變”來的,即把原來的“蜂蜜”標簽換成現在的標簽。 ●相關鏈接 蜂蜜新國家強制性標準 GB18796-2005《蜂蜜》國家強制性標準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蜜蜂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國蜂產品協會蜜蜂專業(yè)委員會起草,于 2006 年 3 月 1 日在生產領域實施。為給蜂蜜生產廠家和銷售者留下緩沖時間,11 月 1 日該標準在流通領域正式實施。 與原先的標準相比,新國標有兩大亮點,變推薦性標準為條文強制性標準;對不同的品種提出了不同的蔗糖含量要求等。新標準對蜂蜜的概念做出了明確定義,“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結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根據規(guī)定,蜂蜜中將不得再添加或者混入任何淀粉類、糖類等物質,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劑、澄清劑、增稠劑等異物。如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礦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業(yè)生產物質的,則不可以使用“蜂蜜”或“蜜”為產品名稱,而只能叫蜂蜜制品。 另外,根據新標準,類似“兒童蜂蜜”、“老年蜂蜜”之類的名稱今后也不允許使用。按照新標準,采用過濾工藝除花粉的蜂蜜應稱為“過濾蜂蜜”;可以前綴表示色澤的形容詞,如白色蜂蜜;如果蜂蜜主要產自一種植物或花,并具有此種蜂蜜的物理、化學和微觀特性,可以在“蜂蜜” 前加上這種植物或花的名稱;如果蜂蜜是由一種蜜蜂釀造,則可以在產品名稱前加上該蜜蜂的名稱。另外,還可以根據蜂蜜的物理狀態(tài)采用“液態(tài)蜂蜜”、“結晶蜂蜜”等名稱。